当前位置:首页 > 师生作品 > 教师作品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

信息来源:育才一小 信息提供日期:2018-01-20 【字体: 视力保护色:

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的具体内容

深圳蛇口育才教育集团育才一小林佩珣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跟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目标密不可分。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具体内容为:学习兴趣、学习态度、理性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具有创新、探究、批判的精神,健全的身心、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关键词:数学核心素养评价 持续发展

 

一、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

数学核心素养的提出,离不开我国学生核心素养和数学课程标准。以下,先阐述我国学生核心素养的概念和数学课程标准的总目标。

2014330日,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文件中,提出了核心素养概念,明确了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我国学生发展素养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核心素养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综合表现。[1]

《课标(2011版)》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总目标:学生能获得适应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能体会数学与知识、其他学科、生活各之间的联系,运用数学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增强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了解数学的价值,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初步的创新意识和科学态度。《课标(2011版)》还提出了10个核心概念: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意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2]

结合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数学课程总目标和十大核心概念,数学核心素养具有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人的思维品质与关键能力,它是数学课程目标的集中体现,它是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许多专家、教授提出了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表征、价值和构建。王永春教授认为数学核心素养体系由个人发展、思想能力和数学认知构成。个人发展表现为思考自学、合作交流、创新实践,思想能力表现为数学抽象、运算推理、数学模型、直观想象、数据分析和转化思想,数学认知表现为数学概念、数学规律、数学关系。数学核心素养综合体现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数学技能方法的掌握、对数学思想的感悟及对数学活动经验的积累。

 

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旨在促进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

为了把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到数学学科教学中,数学学习评价是一个重要的手段。《课标(2011版)》提出:“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学习和改进教师教学。”而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不仅要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还要更关注学生终生发展和应对未来挑战所需要的能力和素养。因此,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激励学生发展、多方位评估学生的发展状况、激发学生发展潜能,以着眼于学生终生可持续发展为根本。

《课标(2011版)》提出:“应建立目标多元、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既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既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重视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新型。”为了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评价需要关注学习过程、结果,更要关注潜质;评价需要关注学生是否有学习数学的信心、兴趣和能力,表现为愿意学习数学、会学习数学,更要关注学生是否能够用数学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甚至未来工作中的相关问题。

三、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学生评价内容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自身数学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评价体系应该包括:知识技能、数学学科思想方法、操作能力、创新意识、合作交流意识、身心发展水平、情感态度等等。评价内容具体细化为8个要点: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的学习态度、严谨的理性思维、科学的学习方法、勇于探究和批判的精神、健全的身心、初步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的热情。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数学学习的原动力。对浓厚的学习兴趣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参与数学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对数学学习过程的成功体验、克服困难的意志与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对数学特点、数学价值的认知程度等。

(二)积极的学习态度

积极的学习态度是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生活中,通过交往,接受别人的示范、知道和劝说而逐渐形成的。学习态度作为一种对待学习的内部状态,它影响着人对学习活动的选择。因此,积极的学习态度是重要的评价内容。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一个人对待自己的学习能够有清醒的理性的认识,是一个人要有强烈的学习动机,并且对学习始终保持必要的兴趣。在数学学习中,积极的学习态度还包括谦虚的心态、坚强的意志。

(三)严谨的理性思维

数学学习的思维习惯指能否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反思质疑以及是否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等内容。积极进行积极引领、适时评价,促使他们学会理性思考问题,引导学生会学习

(四)科学的学习方法

数学有其自身的规律和方法,数形结合、分类讨论、总结归纳、模型思想等方法,都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法和成功经验。掌握了数学方法,对学生思维和数学能力的培养都起了重要作用。我们教师可以根据学习内容开展数学学习方法的指导课,比如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教师可以根据代数与几何图形、函数与图像来开展数学学习方法。另外,教师还可以开始数学学习梳理课堂,这样能帮助学生总结归纳等等。

(五)勇于探究、批判的精神

在数学探究性学习中,形成持久的探究乐趣和较强的探究欲望,并逐步培养科学素养、形成坚忍不拔、屡败屡战的顽强意志。亲身参与探究的积极情感体验,并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的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精神。

(六)健全的身心

随着数学学习内容的增多,难度的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可能会缕缕受挫。以健全的身心作为评价内容,可以让教师更多得关注学生的心理,并及时对学生数学学习进行心理辅导。这对学生今后的数学教学非常重要。

(七)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学校是一个小社会,课堂便是小社会中的微型社会。学生在数学课堂上,通过自身的学习和与同伴交流分享各自的数学理解,逐步学会如何从数学的角度去处理、分析生活中的问题。随着数学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合作意识、交流沟通意识、公平思想会逐步渗透。

(八)创新的热情

数学是一门具有创造性的学科,我们所学习的数字、分数、小数等等都是有了前人的创造,才得以推动数学的发展。在我们的课堂和数学学习中,我们也应该会学生提供创新、创造数学的机会。以《认识分数》为例,我让学生用自己的方式表示一半。学生在表示的过程中,发散了思维,增加了对后续将要学的分数的理解。又例如,我们学校会定期开展有趣的数学作业,比如“有趣的图形”、“生活中的东南西北”等等。其实,我们还可以组织社会实践活动,比如“我是小小数学家”等系列科普活动。这些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小创造、小制作,激发了学生创新的热情。

 



[1]《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

[2]《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